“消化道早癌筛查健康扶贫项目”6月15日在广州启动。
由广东省扶贫基金会、广州市联合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发起的“消化道早癌筛查健康扶贫项目”6月15日在广州启动,首期将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投入1500万元,对广东地区及相关对口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,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、贫困家庭,开展早期癌症筛查与治疗救助公益项目,将互联网技术与公益力量结合,改善贫困户大病就医困难,降低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发生率。
恶性肿瘤是我国人民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,其中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到成人肿瘤发病率50%以上,如果能早期诊断和治疗,其5年生存率可以大大提升。但由于大部分消化道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,多数患者诊断时候已是晚期。
针对这一痛点,项目将以消化道肿瘤筛查为基础,探讨社区/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、县医院、地级市三级医院患者三级转诊体系的最优模式;通过腾讯觅影医学AI解决方案的应用,帮助基层医院降低漏诊率,提高早癌的检出率;通过筛查项目,形成统一的服务与管理标准、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,规范的疾病筛查和诊疗方案。
此外,该项目将重点关注没有明显表现症状的人群,借助“李氏消化道疾病筛查评分系统”进行风险评分及风险判断。针对低、中、高三类风险级别制定不同的筛查策略。同时,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医学AI技术的应用也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,让疾病无所遁形,助力基层医院精准发现消化道早癌病例。
“精准发现”只是消化道早癌筛查健康扶贫的第一步。在我国,基层人口基数大,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的贫乏,医疗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消化道肿瘤早筛落地的难点,要让早筛真正惠及基层群众,重点在于“精准治疗”。
项目启动后,发起方之一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将联合广东多家三甲医院,打通三级转诊体系:乡镇卫生院负责进行患者初筛、血清标本采集;县级医院则对标本进行分析,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胃镜精查来完成进一步的诊断;市级医院在本院进行消化道疾病治疗、ESD手术治疗;三甲医院向市级医院授课培训,下乡参与手术治疗,让治疗更及时、高效。
对此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、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的李兆申表示:“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,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,推进预防筛查、早诊早治,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、病死率,提高生存率,改善预后及减少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,缓解民生痛点。”
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、贫困人群,项目将以公益筛查、医疗保障、硬件支持、培训教学等方式,结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、广东省扶贫基金会等公益力量对相关人群实行精准帮扶。首期将在河源、惠州、肇庆、清远、梅州、揭阳、茂名等地的扶贫县开展公益筛查,覆盖人群约5万人,通过问卷调查、血检、胃肠镜检查等方式,发现癌症病人,并为其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。此外,项目还将为10个基层医院提供医学AI技术支持,以及对100位基层一线医生进行内镜及筛查培训。
据悉,多年来,腾讯基金会广泛开展扶贫领域公益捐助,截至2019年5月,腾讯基金会累计捐赠金额超23.55亿,其中扶贫领域公益慈善活动占总体捐赠项目超九成;另一方面,腾讯公益平台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筹款平台,已有逾2.3亿人次网友捐出近54亿元善款,成为公益生态圈中的“连接器”。而早癌筛查项目则是各方探索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的又一次有益尝试。通过各级医院联动下的分级诊疗体系,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助力,以及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提供的医学帮扶,优质医疗资源将有效下沉基层、带教、指导和规范化培训,提升基层医生的“基本功”,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。
这也有助于让扶贫从“根”上扶起。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表示:“因病致贫返贫是扶贫“硬骨头”的主攻方向,健康扶贫是一项长期任务。项目将互联网技术与公益力量结合,改善贫困户大病就医困难,降低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发生率。这一精准扶贫创新模式,将为全国更多贫困地区人口带去好消息。”
科技让消化道早癌筛查更精准、高效,公益则让科技的力量延伸地更深更广。腾讯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懿表示:“互联网技术和服务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。项目通过‘科技+公益’这一全新的扶贫模式,有望帮助贫困地区‘输血’的同时帮助它‘造血’,由此实现贫困地区由内而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,推动精准扶贫的落实”。
责任编辑: 芦宇晗